近年來,揭西縣立足“生態發展示范區”功能定位,堅持綠色發展,牢牢守住生態底線,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豐富旅游發展要素,已建成國家4A級景區2個、國家3A級景區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旅游業加快提質升級。
堅持綠色發展,打造特色旅游產業
依托“中國天然氧吧”生態資源優勢,揭西縣堅持綠色發展,整合山水、田園、森林、氣候、溫泉、三山國王文化、潮風客韻、革命老區等特色旅游元素,優化資源配套,升級生態產業,豐富旅游供給。
該縣著力推進黃滿寨瀑布旅游區、京明溫泉度假村聯創國家5A景區,大洋國際生態旅游度假區創建國家4A級景區,櫻山花谷景區、金和鎮山湖村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精心打造櫻山花谷、山湖村、火炬村等一批鄉村旅游示范點,形成“潮風客韻民俗文化”“觀瀑賞玉”“揭西潮客鄉村美食游”等多條省級旅游精品線路,走出了一條以生態旅游帶動鄉村振興的發展新路子。此外,該縣還發展多元旅游業態,出臺民宿經濟優惠政策,打造鄉村經濟新業態,依托“中國天然氧吧”及京明溫泉度假村、大北山中藥園等優質資源,發展“旅游+康養”產業,著力打造生態康養體驗圈。
突出全域共建,帶動老區振興發展
揭西縣堅持把旅游發展與城鄉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等結合起來,以旅游帶動老區振興發展。在突出全域共建、以旅游帶動老區振興發展過程中,該縣突出做好“三篇文章”:做好旅游與城鄉環境整治結合的文章,全面開展人居環境大整治,重點抓好道路綠化、河流整治等工作;做好旅游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的文章,投資14億元,打造10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串珠成鏈打造6條美麗鄉村精品游路線;做好“旅游+”的文章,推動“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引導當地群眾融入旅游產業鏈,更好推動大洋萬畝茶園等茶旅產業項目的發展。在此基礎上,該縣著力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提升全縣6條全長49.92公里的重點旅游公路和縣城、棉湖為主的20多條道路,新(改)建核心景區、鄉村旅游示范點等旅游廁所65個,完善配套一批旅游交通導向標識牌。通過多措并舉,揭西縣打響了全域旅游品牌,同時提高了旅游經濟效益。
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發展生態旅游業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揭西縣旅游出游人次和旅游消費等主要指標明顯弱于去年同期,各重要景區和旅行社經營較為困難。
面對困難,揭西縣文化和旅游部門立足“生態發展示范區”的功能定位,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突出“三個強化”,扎實推動生態旅游產業提質發展。
強化檢查巡查,抓好旅游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等工作。今年以來,該縣文化和旅游部門切實督促指導各旅游企業落實主體責任,與旅游企業簽訂安全生產、守法經營責任書,牢固樹立“沒有安全就沒有旅游”“隱患就是事故”的理念;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扎實開展森林防火、防風防汛、涉水項目專項檢查和防養老詐騙專項宣傳活動等工作;加強節假日前期安全隱患排查和節假日期間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措施等工作。
強化品牌建設,提升文旅品牌“含金量”。該縣文化和旅游部門積極引導現有的A級景區、鄉村旅游點提質升級,指導大洋國際生態旅游區不斷完善旅游配套設施,目前已順利通過市級創4A初評,力爭今年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指導櫻山花谷景區和山湖村鄉村旅游景區成功通過國家3A級旅游景區復核;指導大鹿農業公園、南山火炬村提升旅游配套設施和景觀質量,加快建設國家3A級旅游景區;指導推薦揭西縣茶葉現代農業產業園申報廣東省工業旅游培育資源項目和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備選單位,櫻山花谷景區申報廣東省文明旅游示范單位,火炬村申報“廣東省鄉村研學旅行特色村”和第四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強化旅游宣傳推介,積極舉辦各類節事活動和宣傳推廣活動。該縣積極舉辦第六屆“梅花節”、“519中國旅游日”系列活動,投入58萬元用于旅游宣傳推介和新媒體系列宣傳推廣;與南方衛視開展“網絡大咖‘嘆’揭西”系列活動等。
此外,該縣還大力扶持旅游企業,為旅游企業爭取上級補助資金。截至目前,該縣旅游部門已成功為大洋國際生態旅游區申報2022年旅游重點建設項目貸款貼息補助資金,同時落實撥付櫻山花谷景區、山湖村鄉村旅游景區獲得2021年揭陽市促進旅游業發展獎勵資金各10萬元,有效激活當地旅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