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如畫、風拂稻浪,“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在成都邛崍市天府現代種業園里,一片片水稻正在秋風中迎來成熟。
最近,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科研助理代文明正忙著在試驗田里打谷子。他把每天收獲的50余個品種的水稻谷子,分裝進不同塑料袋里,一一做好記錄?!耙话闵习賯€品種中才可能選出一個優秀的品種,為了培育優秀的水稻品種,我們必須搶抓豐收時機?!贝拿饕贿叴蚬茸?,一邊抹掉額頭的汗水。雖然戴著帽子和面罩,但常年“沉”在地里頭,他滿身都是蚊蟲“騷擾”的痕跡。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扎根田間20多年,代文明笑著說自己是“科研新農人”?!捌綍r,我們不僅要一邊觀察水稻一邊做記錄,還要在炎炎烈日下收集水稻生長的一線數據。一個水稻品種的選育成功往往需要專業的理論支持和復雜嚴謹的選育過程,還要有足夠的好運氣?!贝拿髡f。
↑9月8日,在成都邛崍市天府現代種業園,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科研助理代文明在展示試驗田收獲的谷子。新華社發 黎琳 攝
隨著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越來越多像代文明一樣的“新農人”給農村帶來新變化。
在農村長大的謝春艷,對土地有很深的感情,年輕時輾轉多地打拼,學到新的農業理念和技術后,2014年,她回到家鄉四川宜賓市敘州區創辦了一家現代化的農業企業。
“現代農業需要更多科技支撐,我們種植了1000畝有機水稻,正在大力推廣生態綜合種養模式?!敝x春艷說。作為一名“企業新農人”,為了發展有機水稻,她不僅跟相關科研院所合作,還注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目前,公司已有大學本科學歷員工3名、高級職稱技術人員1名。
“雖然有機水稻的田間管護成本更高,但產出大米的礦物質、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比普通大米高,且米粒堅實飽滿、口感香糯、回味甘甜,收益更高,更能帶動農戶增收?!鼻锸諘r節,看著一顆顆飽滿的稻谷迎來豐收,謝春艷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在她的帶領下,有機水稻種植基地的農戶戶均年純收益平均提高近1500元,更多年輕人愿意留在村里種田了。
↑9月17日,謝春艷(左一)與村民在曬谷場忙碌。新華社記者 袁波 攝
金秋稻谷香,田野收割忙。為了打通農產品銷售的“最后一公里”,一些“新農人”把手機作為“新農具”,讓直播成為“新農活”,給深山里的“寶貝”插上了飛出去的翅膀。
四川廣元市劍閣縣東寶鎮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素有“貢米之鄉”之稱,但由于偏遠閉塞、交通不便,以前,種植水稻并不能給當地村民帶來較好的收益。2016年,鄧小燕從珠海返回家鄉東寶鎮西陽村,成立了廣元耕鑫農業有限公司,銷售大米、菜籽油等當地特色農產品。
“要打開市場,就必須以品牌為核心,創新銷售渠道?!笨吹郊亦l的好東西賣不出去,鄧小燕下決心要改變局面。
2020年,她帶領團隊進入電商直播領域,在直播平臺開設了“鄉壩頭小燕姐”的賬號,從此成了一名“電商新農人”。
每天上午11點,她都會準時開啟直播,進行4個小時的當地特色農產品售賣。為了讓村里的農產品更具辨識度,她還將個人卡通形象印在了農產品的包裝袋上。
↑9月18日,鄧小燕(左)與同事在直播間內展示劍閣縣特色農產品“東寶貢米”。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電商直播,拓寬了銷路,也讓鄉親們看到了電商模式對農產品銷售的帶動力。
“廣闊田野大有可為,我希望讓更多人發現農村的‘寶藏’,讓越來越多年輕人愿意留下當‘新農人’?!编囆⊙鄨远ǖ卣f?,F在,她還經常在網上分享家鄉的“鄉壩頭美食”短視頻,立志打造當地農產品品牌,為家鄉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編輯:彭鳳平)最新新聞
專題
更多>>